新华社记者
一个外表柔美的江南女孩,意外闯入足球青训领域。她一干就是15年,总投资近5000万元,让10万多名学生受益,也为U17男足国足提供了主力。前锋王玉栋。
留着利落短发、戴着眼镜的黄俊华说话的语气温柔而坚定。很难想象,眼前这个自称“不懂足球”的矮个子女人,却因为儿子对足球的热爱而出生在15年前。她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半路创业”,开始了自己完全陌生的追寻足球青训梦想的旅程。
多年的努力和坚持,让浙江台州鸵鸟足球俱乐部“长出了翅膀”。目前,鸵鸟足球俱乐部仅在台州就有100多名专职教练员和近4000名注册足球会员。已在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建立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和服务中心,已服务近百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热门校园班已惠及超过10万名学生。 ..
因为一个孩子的一句话,音乐老师穿越到“踢”足球了。
2008年夏天,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各地体育氛围浓厚。当时,黄俊华是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有一份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在上海夏令营回家的路上,她6岁的儿子说:“我想学足球。”这位母亲与足球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
“我儿子说他想举家搬到上海,因为台州没有踢足球的地方。”儿子对足球的热爱激发了黄俊华的创业冲动。 “既然我的孩子喜欢足球,肯定有更多的孩子也喜欢足球,为什么不在台州开办一所足球学校呢?”
去做就对了。黄俊华找到了一位高中同学,让他帮忙推荐一位足球教练,教几个孩子,包括自己的儿子,踢足球。 2008年7月,黄俊华邀请父母、丈夫、弟弟妹妹召开家庭会议,向家人讲述了自己创办足球青训俱乐部的想法。
“一旦做出决定,九头牛也带不回来”,姐姐黄雪君这样形容姐姐的性格。尽管家人对黄俊华“突然”的创业计划感到担心,但看到她如此固执后,还是决定支持她。
2008年底,黄俊华辞去了体制内稳定的工作,正式开始了足球青训的创业之旅。他创办了台州蓝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成立台州协和俱乐部。2015年,黄俊华正式将公司更名为鸵鸟俱乐部。
为什么叫鸵鸟?黄俊华说,创业初期,她参观过朋友开的一家鸵鸟养殖公司。当她盯着鸵鸟发呆时,鸵鸟突然像孔雀一样张开尾巴。
“我听说鸵鸟很少张开尾巴,所以我一定和它们很有缘分。”黄俊华笑道:“后来我才知道,鸵鸟的奔跑速度最高可以达到每小时70公里,而且它们的绝对实力也很强大。我觉得这不对,是不是一个好人的特质?”足球运动员需要什么?那(俱乐部)就叫鸵鸟!”
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曾在小学担任音乐老师的黄俊华,对青少年教育保持着专业的敏感度。她说:“当我在教育系统工作时,我看到太多的孩子有不同的身体和心理问题。我想体育一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如果我能投身于这样的职业,我会也很有意义。”
第12次被拒绝后,她躲在车里哭
黄俊华创业初期,她不仅要面对身边朋友的困惑,在寻求合作时也常常遇到阻碍。在公园、学校门口做本地宣传时,她和她的团队也经历过被管理者赶走的困境。但尽管困难重重,黄俊华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一开始,我们通过提供免费的足球课程体验来招收学生,但后来发现,通过无系统的免费活动很难招到人。怎么办?我想到了敲开学校的大门,定期提供校园足球服务。去学校,而不仅仅是每周一次的活动。”黄俊华说。
她坚信,这样的模式能够互利共赢。但当时,外部体育组织进入全国学校的现象还不普遍。如何让校长信任团队并最终达成合作,仍然是黄俊华面临的难题。
“在与学校合作的时候,我希望与学校平等对话,也希望通过反复沟通,让学校领导能够真正认识到足球教育能够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但我认为足球训练不能让我们成为那种‘来来去去’的临时教育活动,只有与学校的理念产生共鸣,达成统一的认识,合作才会顺利、长久。”他对这一事业保持着自己的坚持。黄俊华对于与学校的合作有着自己的坚持。
这样的坚持,无形中让合作变得更加困难。与小学校长第12次会面被拒绝后,黄俊华在车上失声痛哭。
“原本我们前期沟通得还算顺利,本以为这次能达成一致,但可能是校长那天工作量大,心情不好,我一进去在办公室里,我还没来得及说几句话,他就说,‘足球,……足球,什么样的足球?黄俊华说道。
回忆起那天的情景,黄俊华还历历在目。被拒绝后,她“垂头丧气”地回到车上,止不住委屈的泪水。 “那天我不敢回俱乐部,我不能向同事们哭。”
回国后,黄俊华在微博中写道——“足球需要强大的心脏”。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是对自己做出了一个承诺,现在才第12次,不到第21次我就不会放弃。”黄俊华说道。最终,她成功了。
黄俊华对足球的坚持和投入,让俱乐部慢慢打开了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俱乐部成立初期,依靠与三所学校的合作和连续举办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喜欢踢足球的小学生。截至2010年底,俱乐部注册学员已达200余人。
“足球没有文化,迟早你要倒下。”
黄俊华认为,推动足球青训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比赛,更在于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归根结底,离不开全社会足球文化的深耕和积极进取的校园足球文化的广泛培育。
好雨知季节。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紧接着2015年3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发布,足球上市作为中小学体育必修课。足球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取得重大突破。
面对国家足球扶持政策的“春风”,鸵鸟足球俱乐部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俱乐部的体育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也为其他地区校园足球、社会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目前,浙江、北京、上海、山东、河南等省市已在鸵鸟旗下建立了培训基地和服务中心。
即使是线下教学活动受到COVID-19疫情影响的日子里,黄俊华也没有闲着。 “我只是利用这段时间做了一些以前没时间做的事情。”
推出原创足球绘本是黄俊华心中酝酿已久的计划。
“足球没有文化,迟早要下来。在我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积累自己俱乐部的文化,创造出有形的足球文化来满足所有人,比如儿童足球绘本,让孩子从小就可以接触到足球的基本知识,了解足球的基本术语。”黄俊华说。
“比如,冬天训练的时候,有的家长怕孩子出汗着凉,就在衣服底下垫一条毛巾,下摆露出一条‘小尾巴’。这就是绘本里的故事。” ”。黄俊华介绍,第一套绘本《鸵鸟教练与“她的队员们”的故事》取材于俱乐部教练与孩子们日常训练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他们从收集的300多个故事中精选了30多个故事,邀请专业人士创作绘本。
“我希望通过阅读,孩子和家长能够建立关于足球的亲子话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了解足球。这也是普及足球文化的一个好方法。”
黄俊华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不局限于绘本——
鸵鸟俱乐部自2015年起正式实行五星级教练制度,足球教练申请时,公司会进行初步评级测试。星级越高,工资越高。教练每六个月将有一次评估机会。此外,俱乐部将教练员的晋升方向划分为竞技足球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体育产业管理等多个维度。这样的机制让足球教练有更多的成长和选择的机会。
2018年5月15日,鸵鸟俱乐部成立省足球文化研究院。在此基础上成立校园足球专家智库,开展校企合作,开展数字足球研究。其研发的数字足球家庭训练、实时对战、技能考核系统,旨在实现数字足球应用的全场景使用。目前,这套数字足球应用已进入中小学试点推广阶段。
2021年7月7日,鸵鸟俱乐部与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牵头起草《体教融合青少年足球训练标准》等5个“体教融合”项目以及《体教融合足球亲子活动组织标准》足球教育服务系列企业标准。该系列标准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平台通过,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并向全国推广。
有文化,就有标准,就有产业。这是黄俊华在采访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青训事业,或许是“鸵鸟”能够稳健长期成功的秘诀。
“鸵鸟”助力台州队首夺省运会冠军
周二、周四,他在学校参加了鸵鸟俱乐部教练主办的足球兴趣班,周六、周日,他又前往鸵鸟俱乐部接受更系统的足球训练。这是台州市学院路小学一年级10班阮家杰的“一周”。足球时间”。
比阮家杰大五岁的弟弟也从这种模式中受益。两兄弟从幼儿园起就接受足球启蒙教育。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享受足球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如果他们仍然热爱足球,想要走职业道路,作为家长,我一定会支持。” “球迷”之父阮永波表示,他很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够踢球。带上家人,在家门口观看台州本土职业球队比赛,为他们加油。
在鸵鸟俱乐部工作了七年的教练翟志勇表示,未来他将继续扎根青训,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在电视上看到我的球员们比赛。”
家长和教练员对未来的期盼,也出现在黄俊华对自己足球生涯的美好憧憬中:更多的孩子会走在绿茵场上,更多的家长会带孩子参加比赛,台州会有自己的专业球队职业足球场和每周职业足球比赛。一家人三代人坐在这里看比赛,这个位置是固定的……
希望的曙光已徐徐展开:2022年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足球(男子甲组)决赛中,台州队凭借鸵鸟足球俱乐部派出的六名主力,以3:2击败东道主金华队,夺得冠军。台州足球史上第一个省运会冠军。
经过多年的知名度,俱乐部于2018年6月开始组建2006-2007年龄段的鸵鸟精英队。这支球队立足本地,引进人才,旨在培养未来的足球明星。与台州市教育局合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学校”四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今,这支队伍已在多项全国大赛中崭露头角。曾经的精英队队员王玉栋如今已经牢牢确立了自己U17国足主力前锋的地位。他的足球天赋和潜力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认可。
做足球青训的长期主义者
在谈到中国足球目前的低迷状态时,黄俊华保持了一贯的务实态度——“如果我们真的想让中国足球做好,就不能总是放大、夸大问题。我们应该多谈谈如何做得更好。” ,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挺直站立真是太神奇了,既和谐又不同。”回顾15年的创业经历,黄俊华用这八个字来总结。
黄俊华有自己的足球价值观,“体育改变大脑,服务创造价值。以足球为平台育人,是我足球生涯的底线思维。此外,基于城市足球发展的需求,少儿足球俱乐部家长们对足球的理解,将教学服务、产业规划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创新创造,最终让足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建立县域足球发展标准模式,建立全国“百城千校”连锁鸵鸟足球俱乐部体系,打造完整的足球教育产业链……黄俊华想做的事情有很多,但他面前还有很多困难。 。
“目前,无论是优秀的青训教练员还是体育产业管理人才都非常紧缺。”黄俊华在采访中透露,2019年,在没有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公司在教学培训、赛事、器材和夏(冬)令营运营等方面的销售创造了近500万元的利润。但近年来加大了对数字产品的投入,公司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宜放宽视野。”黄俊华表示,在这个足球生涯中,他有着长远的心态。 “成功需要很长时间,我相信有一天会结出硕果。”
“我把足球当作我一生的事业和价值追求,我想这是鼓励我继续走下去15年的最大动力。我相信我至少能够继续做15年,并且做得很好” ”。黄俊华说:“就像鸵鸟一样,虽然我们不会飞,但我们必须跑才能追上。” (撰稿人王楚杰、徐积仁、方一波,参与记者李力、夏亮、田光宇、胡嘉丽、徐世豪、王其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nhxmm.com/html/tiyuwenda/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