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团队20年研究成果: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助力生猪产业节约成本50-100亿元

    也正是“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的研究成果,让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及其团队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项研究能让人们餐桌上的猪肉更安全吗?这项科技成果有何意义? 20年的坚持背后,有着怎样的科研故事?这一切都要从猪的饮食开始……

    意义

    猪营养餐研究助力川猪成为“金猪”

    营养餐国家_营养餐国家标准_国家营养食谱

    对于这项科技成果的核心价值,陈代文深入浅出地解释道,就是研究猪的营养膳食,用科学手段解决高效、安全、生态、环保等一系列问题。高质量养猪。

    以安全为例。众所周知,养猪的安全隐患是抗生素和重金属的残留。在以前的传统养殖模式中,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防止猪生病。这不仅会使猪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还会导致猪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这也极大地影响了猪肉的安全。陈代文说,“我们的研究成果是消除饲料中的抗生素,根据测算,可以减少国内养猪业抗生素的总消耗量40-60%,这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从生态角度看,这项科技成果就像一个“营养包”。团队通过优化营养结构研究,筛选大量全价饲料配方,针对“猪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的问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让猪吃得饱少,排泄少,但生长良好、健康。快的。同时,通过抗病营养技术的成果,可以使猪更加健康,生产水平可提高20%至30%。

    对于这项科技成果的成效,陈代文自信地说:“养猪业是四川农业的‘金品牌’,如果我们的科技成果得到充分利用,四川每年将减少饲养100万头母猪。”实现当前生猪产值目标,每年可节省饲养成本5至100亿元。”

    2018年4月,农业农村部成立专门小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购买这项科技成果,每年费用40万元,这在我国畜牧业尚属首次。 。

    国家营养食谱_营养餐国家标准_营养餐国家

    研究

    国家营养食谱_营养餐国家标准_营养餐国家

    放弃传统“营养餐”,研究遭同行质疑

    20世纪90年代中期,陈代文发现家养猪养殖已从个体养殖转向集约化养殖,在数量上满足了社会需求。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养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猪病频发、抗生素使用过多等。涨价将导致生猪生产效率低下,猪肉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他发现,在传统养殖模式中,“猪饲料+抗生素”组成的“保健品”影响了猪的免疫功能第一道防线,猪产生了药物依赖。一旦真正得病,药物敏感性和治疗效果就会下降,导致发病频繁、死亡率高,形成恶性循环。他决定放弃“保健品”,改变传统养殖模式。

    他们一说要做,随着一系列有关猪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理论被他们解决,2005年,陈代文组建了教育部“猪抗病营养分子机制”创新团队,提出通过精准营养供给来提高猪的免疫力和免疫力。抗性并提高养猪业的生产力。但同事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只有兽药才能解决疾病问题,营养供给只能解决生长速度和生长效率问题。光靠营养是不可能达到抗病效果的。

    营养餐国家_国家营养食谱_营养餐国家标准

    陈代文奋力辩解,用研究数据和实验一一证明自己。最终,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抗病营养”概念的人,并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国家150万元的科研经费和学校150万元的科研经费。此后,陈代文团队的科研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养猪场。

    2017年,法国安迪苏公司前来寻求合作,将全球唯一的猪营养研发中心“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中心”落户动物营养研究所。三年资助750万,成为养殖行业“产学研”国际合作模式。新范式。目前,该团队研究的猪抗病营养关键参数已写入欧美动物营养书籍和美国NRC最新生猪饲养标准,这在中国养殖行业十分罕见。

    团队

    “白+黑”是工作常态。曾经有人因为急于做科研而出了车祸。

    营养餐国家标准_国家营养食谱_营养餐国家

    面对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陈代文显得十分谦虚。他说:“在我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就很好了!当时我报了四川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没想到越学越感兴趣…… ”

    据了解,陈代文34岁晋升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1999年至2001年赴美国作高级访问学者、博士后。 2005年,主持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2010年任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一名团队成员称,作为总设计师,陈代文曾多次在办公室晕倒。为了白天腾出时间与团队讨论,他已经习惯了晚上安排出差和航班。有一次,他因为急着开会,在高速公路上出了车祸。

    另一位团队成员表示,“5+2”、“白+黑”是大家最正常的工作状态。一些女教师甚至因为工作原因而推迟生孩子。深夜甚至凌晨,成都校区第六实验楼和第七教学楼下,最后一辆车离开的大多是动物营养研究所的老师。

    对于未来发展,陈代文表示,下一步,团队计划用几年时间重点研究解决猪的“优质”营养问题,让猪肉从“安全”走向“美味”。

    李金玉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赵宇欣

    图片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nhxmm.com/html/tiyuwenda/931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